1、文档操作审计怎么做?域智盾软件操作图解,帮您守住文档安全线
各位打工人、老板们,有没有过这种“心跳加速”的时刻?
员工离职前偷偷拷贝客户名单,你发现时人已经跑路;
财务文件被误删,全公司翻遍硬盘找不到备份;
研发代码被篡改,项目延期,老板在会议室拍桌子……
文档安全这事儿,就像家里养了只二哈——不盯紧点,它能把沙发啃成“抽象艺术”!
文档操作审计怎么做?今天咱们就用域智盾软件,手把手教你做文档操作审计,让文件泄露、误删、篡改这些破事儿,统统“退退退”!

第一步:装软件,分角色“埋眼线”
下载安装包:在官网上把安装包薅下来(别怕,免费试用版照样能玩)。
管理端:装在老板电脑上,这是“指挥中心”,能查看所有操作记录。
客户端:装在员工电脑上,像“小间谍”一样默默记录。

第二步:开权限,给文档“上锁”
登录管理端:用管理员账号戳开控制台,找到“策略模板”,可以新建或者使用之前的模板。
新建监控规则:
文件操作全记录:勾选“开启文件操作审计”,软件会像“跟屁虫”一样记录谁、啥时候、在哪台电脑、对哪个文件干了啥(新建、删除、复制、移动……)。

外发渠道封杀:把微信、QQ、邮件、U盘、蓝牙等外发途径全勾选上,想通过这些渠道传文件?门都没有!
敏感文件标记:设置敏感词(比如“客户名单”、“机密方案”),识别敏感文件,违规操作即报警。

选范围:全公司/特定部门/特定电脑,精准打击!
第三步:看日志,抓“小偷”
看屏幕:点“实时监控”,16台电脑屏幕同屏显示,谁在刷淘宝、谁在打游戏,一目了然;
查日志:点“文件操作”,谁在什么时间删了什么文件,都记着;

来检索:输入文件名或关键词,直接跳转到相关操作记录,比如“谁在上周五下午3点复制了客户名单”。

收警报:有人违规操作,系统立马发弹窗报警,比老板喊“开会”还及时!
OK!大功告成!
文档安全不是“玄学”,用对工具就能把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域智盾软件这波操作图解,从策略配置到日志回溯,手把手教你给文档上“双重保险”。
别再等数据丢了才追悔莫及,现在照着图解一步步来,让每一份文档都像被“装了24小时监控”一样安全吧!
编辑:小然
2、如何审计员工的电脑屏幕情况?这四个方法可以一试
审计员工的电脑屏幕情况是一个敏感且需要谨慎处理的任务,通常涉及监控和记录员工的屏幕活动以确保工作合规性和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方法,但请注意,这些方法必须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隐私政策,并确保在员工知情和同意的前提下进行。

一、利用操作系统内置功能
- Windows事件查看器:Windows操作系统内置了事件查看器(Event Viewer),可以记录系统、应用程序以及安全性的相关信息。
- 筛选与查看日志:根据需求筛选特定类型或时间段的日志记录,如登录活动、文件访问记录等。
- 分析日志数据:利用日志分析工具或手动分析日志数据,以了解员工的操作行为。

二、使用专业监控软件
1.选择软件:选择一款功能全面、安全性高且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监控软件,如域智盾软件。
2.实时监控:通过软件实时捕获员工的屏幕活动,包括办公文档编辑、网页浏览、社交媒体使用等。

3.详细记录:软件应提供详尽的操作记录,包括屏幕截图、网页浏览、文件操作等,以便后续审计和分析。

4.报警与预警:设定敏感行为报警规则,如文件外发、访问非法网站等,一旦触发报警规则,立即通知管理员。

三、网络设备审计功能
- 登录网络设备:使用管理员权限登录路由器或防火墙的管理界面。
- 查看审计日志:在管理界面中查找“审计日志”、“流量监控”或类似选项,查看网络流量和连接历史。
- 分析网络活动:根据日志记录分析员工的网络活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与工作无关的网络行为或潜在的安全风险。

四、远程桌面工具
- 选择工具:使用Windows自带的远程桌面连接、TeamViewer、AnyDesk等远程桌面工具。
- 建立远程连接:确保被监控电脑和监控端电脑处于同一网络或已配置好远程连接环境,建立远程连接。
- 实时查看与操作:通过远程桌面工具实时查看和操作员工屏幕内容,进行审计。

注意事项
- 合规性:确保所有监控和审计活动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隐私政策。
- 员工知情与同意:在实施监控前,应告知员工相关政策和监控措施,并获得他们的同意。
- 数据安全:确保监控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数据泄露或被滥用。
- 定期审查:定期对监控数据进行审查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审计员工的电脑屏幕情况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方法和工具,并确保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同时,应注重保护员工的隐私权和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