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前热线

400-097-8770

添加企业微信扫描二维码

LNER 遭袭敲响警钟:铁路网络安全的供应链之困与防护之道

一、事件核心:供应链渗透引发的信任危机

2025 年 9 月 10 日,英国伦敦东北铁路公司(LNER)确认的网络攻击事件,以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方式揭开了交通行业网络安全的脆弱面。攻击者并未直接突破 LNER 自身的防护体系,而是通过入侵其第三方供应商系统,成功获取了包含乘客联系方式、历史出行记录在内的敏感数据。尽管此次事件未影响列车运营与支付安全,但却精准命中了交通企业的核心关切 —— 公众信任与合规风险。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并非孤例。此前伦敦交通局 5000 名用户财务记录泄露、捷豹路虎因攻击停产等事件,共同勾勒出英国交通与零售行业成为网络犯罪 “重灾区” 的图景。安全专家威廉・赖特指出,此类攻击极可能衍生后续钓鱼攻击,攻击者可利用已泄露数据进一步套取用户财务信息,形成 “数据泄露 - 二次攻击” 的恶性链条。

LNER 遭袭敲响警钟:铁路网络安全的供应链之困与防护之道(图1)

二、铁路网络安全:藏在供应链中的 “暗雷”

LNER 事件暴露出的供应链漏洞,实则是铁路行业网络安全的系统性难题。铁路系统作为典型的复杂网络生态,涵盖信号控制、票务管理、乘客服务等
多个子系,且需与数十家供应商共享数据接口,这种开放性恰恰为攻击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一)攻击链条的三大突破口

1.第三方防护短板:多数企业将安全资源集中于核心系统,却忽视供应商的防护能力。攻击者只需突破防护较弱的供应商节点,即可借助数据共享通道横向渗透,这种 “迂回攻击” 的隐蔽性使其难以被传统防御体系察觉。

2.统数据流转失控风险:铁路系统中的乘客数据、调度信息需在多主体间流转,而缺乏全流程监控的传输环节,极易成为数据泄露的 “漏斗”。LNER 事件中泄露的出行记录,正是在供应商侧的文件存储环节被非法访问。

3.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无论是供应商员工的弱口令操作,还是内部人员被社会工程学诱导,都可能成为攻击的 “敲门砖”。研究显示,铁路行业 70% 的供应链攻击都与人员操作疏漏直接相关。

(二)合规与运营的双重压力

对 LNER 而言,此次事件不仅面临公众信任危机,更可能触及英国 GDPR 的强制处罚条款。若调查证实其未对供应商实施充分的安全管控,最高可被处以全球年营业额 4% 的罚款。这种 “合规追责” 压力,正成为所有跨国交通企业的必答题。

LNER 遭袭敲响警钟:铁路网络安全的供应链之困与防护之道(图2)


三、破局之道:构建 “全链条 + 智能化” 防护体系

应对供应链主导的网络攻击,传统 “头痛医头” 的防御模式已难以为继,企业需建立覆盖 “供应商管控 - 数据流转 - 人员行为” 的全维度防护机制。

(一)事前:筑牢供应链安全防线

企业应建立供应商安全评级制度,将防护能力纳入合作准入标准,定期开展渗透测试与漏洞审计。同时,通过数据分类分级,对乘客信息等核心数据实施 “最小权限访问” 控制,从源头降低泄露风险。

(二)事中:实现动态监控与预警

部署入侵检测系统(IDS)与网络流量分析工具,对跨主体数据传输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异常访问行为立即触发警报。例如,当供应商系统出现非授权 IP 访问敏感文件时,可自动切断连接并溯源攻击路径。

(三)事后:完善应急响应与追溯

建立 “攻击 - 处置 - 复盘” 的闭环机制,联合安全专家快速定位泄露范围,同时通过行为日志追溯攻击源头。这一过程中,具备全流程审计能力的安全工具至关重要。

LNER 遭袭敲响警钟:铁路网络安全的供应链之困与防护之道(图3)


四、工具赋能:域智盾软件的防护价值

在上述防护体系中,智能化安全工具成为关键支撑,而域智盾软件凭借其 “全流程管控 + 精准预警” 能力,为企业应对供应链风险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
其一,供应链数据流转管控。通过透明加密技术,域智盾可对企业与供应商共享的敏感文件进行自动加密,脱离授权环境即呈现乱码,从技术上杜绝文件在第三方节点的非法访问。同时,其覆盖 20 + 外发渠道的多通道管控功能,能精准拦截违规数据传输,避免类似 LNER 的文件泄露事件。
其二,异常行为智能预警。基于 AI 行为建模,该软件可识别 “短时间大量下载敏感文件”“向陌生地址传输数据” 等异常操作,通过敏感词报警与动态预警机制,帮助企业在攻击初期阻断风险。这种主动防御能力,恰好弥补了传统防御 “事后补救” 的不足。

其三,合规审计与追溯。其区块链存证的行为审计功能,可完整记录文件操作轨迹与人员操作信息,为事件调查提供不可篡改的证据链,助力企业满足 GDPR 等法规的审计要求。

LNER 遭袭敲响警钟:铁路网络安全的供应链之困与防护之道(图4)

LNER 事件再次证明,网络安全早已不是单一企业的 “独角戏”,而是整个供应链生态的 “集体战”。在数字化深入交通行业的今天,唯有以全链条防护理念为核心,借助域智盾软件等智能化工具构建纵深防御体系,才能真正守住数据安全与运营稳定的底线。